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通知公告

2020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24 00:00  作者:admin   点击:[31269]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1.1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概况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71年, 隶属于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政府,系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占地面积111.1余亩,在校生2458人,专任教师169名(含外聘),中高级教师59名,双师型教师44人。

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会计电算化、建筑装饰等9个专业,形成了机械制造加工类、信息类、三产服务类等三大类专业群特色。建有实验车间4个,实训实验室66个,实验实训场地2.3万多平方米,实验设备总价值达2994多万元。全校藏书3.4万册,电子图书100万余册。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数字化校园,实施1+X证书试点,打通高等院校升学平台。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效师资团队,重点建设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学校有省市名校长2名,全国优秀班主任1名,省级优秀班主任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名师3名,省首席技师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5名。

深化校企合作,先后在上海、江苏等沿海地区建立了8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和推荐就业中心,与本地工业园区合力泰、森菱实业有限公司、中兴摩比(吉安)电子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建立了“顶岗实习”长期用工合作关系,与江西杰克机床有限公司、瑞鹏飞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进行了“订单式”、“冠名式”培养。

加强德育文化建设,注重学生人格培养,成立了“成才先成人”德育教育工作组,推行学生养成教育,重点建设红色校园文化,形成“一创二特三建四化”的德育教育特色。

学校2017、2018连续两年蝉联吉安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在最近的2020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创佳绩,荣获网络空间安全团体一等奖、CAD个人一等奖和二等奖、建筑装饰技能团体二等奖、工业产品和创客技术个人三等奖2个、动画片制作个人三等奖。学校先后荣获吉安市文明单位、省技工学校先进单位、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职学生资助先进单位、江西省教育先进集体、省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1.2学生情况

1.2学生情况:

1.招生规模:今年年度招生人数共915人,其中文化艺术类40人、财经商贸类125人、信息技术类408人、土木水利类174人、旅游服务类40人、加工制造类128人。比上年数据增加223名。

2.在校规模:目前,我校共有3个年级,55个教学班,在校注册学生共有2458人。比上年数据增加85名。

3.毕业生规模:年度毕业生人数784人,其中文化艺术类39人、财经商贸类121人、信息技术类316人、土木水利类129人、旅游服务类28人、加工制造类151人。比上年数据增加215名。

4.学生结构:目前在校注册学生,分别为1819个班级、851人,1916个班级、692人,2020个班级、915人。其中建筑装饰专业410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426人、计算机应用专业178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224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638人、会计电算化343人、酒店服务管理114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125人。另,我校学生多为本辖区各县(市、区)生源,住宿生人数共有2112人,占总人数的86%。

5.巩固率:我校本年度流失学生共74名,巩固率为97%。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4%。

6.培训规模:

学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从严治校。充分利用办学优势和综合资源,坚持以“面向市场、服务经济、开门办学”为宗旨,以“宽基础、精专业、创特色、树品牌”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加大教育投入,严格教学管理”为措施,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就业”,为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学生的职业发展状况是学校重点关注的方面,为此,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岗前培训(全体专业班学生参训)。

首先在校内学习时教师就帮助我们中职学生进行了合理的职业定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心理上慢慢接受并理解,使得学生对于将来出了社会以后从事何种职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其次,为了让学生对岗位有更清楚地了解和适应,学校有和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文化进校园,也让学生去企业进行岗前实习体验。根据中职学校教学大纲和劳动教育的有关要求,我校与吉州区工业园区企业共同开展毕业班岗前体验活动,18数控专业和18会计专业学生先后去实习。岗前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挫折。是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强化职业素养教育。

另外,学校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培训。如:红十字会培训(各班选2名学生参与红十字会培训)和国旗护卫队培训(各班选3名学生参与国旗护卫队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我校组织和开展了红十字会急救培训活动。活动为我校学生送去健康、急救知识。

吉安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为师生们授课,他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对徒手心肺复苏、外伤简单包扎处理,以及遭遇如溺水等突发状况的紧急救护等内容作了详细讲解,并通过现场演示、互动演练等方式,使师生们熟悉和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技能。

应急救护培训活动通过对学生全覆盖式的培训,让学生学习健康、急救知识,特别是让学生了解常见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特点,掌握急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既提高了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又传播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进一步提升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

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经过多年开展,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活动走进校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有利于在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引领社会新风尚。

1.3教师队伍

1.3 教师队伍:

学校确立了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第一要素的理念,通过培养等措施,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9人,在校学生2458人,师生比为14.7,文化课教师 71 人,占比 42 %,专业课教师 98 人,占比58%。全校师资队伍结构如下:

职称结构: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称 35人,占比 20 %;讲师职称 24 人,占比 14%;助理讲师职称及以下 53 人,占比 31 %;学历结构: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7 人,占比 4 %,本科学历 145 人,占比 86 %,专科及以下学历 17 人,占比 10 %。兼职教师45人,占比 27 %,双师型教师44人,占比 26 %,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除新增在编教师1人、外聘教师17人、新增“双师型”教师 7人,其他基本相同。

专任教师总数(人)

校外兼职教师总数(人)

双师型教师总数(人)

专业带头人总数(人)

169

45

44

7

专任教师总数(人)

文化课总数

专业课总数

学历

职称

本科以下总数(人)

本科总数(人)

本科以上总数(人)

助理讲师总数(人)

讲师总数(人)

高级讲师总数(人)

169

71

98

17

145 

7

53

24

35

1.4设施设备

1.4设施设备

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设有实验实训室66个,实验车间4个,实训场地21420.6平方米,2019年新增实训设备521万元,其中新增工作室4个,累计价值达210万元,车床2台,铣床2台,价值约90万元,录播室1个,价值60万,监控设备购置40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994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1.22万元,比去年生均增加了0.10万元。实训实习总工位数为2646,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达到1.07 个,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与上一年相比略有减少。

全校藏书3.4万册,比去年增加0.5万册,生均纸质图书达18.4册16.94册,与上一年相比生均减少1.46册,变化不大。电子图书与去年基本持平。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学生素质:

1思想政治状况:我校采取了问卷调查和班会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状况了解,根据结果反馈,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态势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正确。拥护党中央,高度评价党和政府的工作,尤其对疫情期间国家及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态势表示赞扬,充分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祖国褒有自豪感。

2.文化课合格率:据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及平时实操测试结果显示,我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75%。

3.专业技能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80%。

4.体制测评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100%。

5.毕业率:据统计,我校学生毕业率为99%。

6.资格证书获比率: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为95%。2020年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75人,占毕业学生比例的21.2℅。

7.职业大赛获奖情况:我校积极组织参与市级、省级各项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在本年度共获得省级奖项11个,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市级奖项40个,其中,一等奖8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6个。通过技能竞赛,大大提升了我校中职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充分展示了优秀中职生和指导教师的职业风采和精神面貌,有效彰显了我校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

2.2在校体验

2.2在校体验

我校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以贯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度重视学生在校各个方面的体验感。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训实习、校园活动、安全生活等多方面的体验进行了调查,学生满意度高。

一、 理论学习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中座谈等形式,我校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满意度达到99.8%。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教学的研究与考核,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与做”有机统一,采用理论课与实训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并开设各专业的理论课和实训课。要求所有专业课老师不断深化“做学教合一”的课堂实践研究,贯彻“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的理念,把职校学生动手愿望强的特点与职校教学“实践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专业学习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家长交流等形式,该校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达到99.6%。学校一直重视对专业的设置,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前景和地方企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确保专业满意度不断提升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一是提升优势专业的办学能力,在各种学习形式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技能水平;二是重视强化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优质、高效课堂让学生获得较好的专业发展;三是我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业方面突显我校学生优势,迅速适应用人单位工作需要。

三、实训实习满意度

通过对参与实训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和座谈了解得知,学生对实训实习满意度为100%。实习实训是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近年来坚持以下做法:一是明确实习实训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参加实习和实训;二是派出跟班老师,紧抓实习实训过程,确保阶段性实训教学效率指数;三是提前开设《职业生涯与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生产、技术等知识,实现角色转换,为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等需求,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毕业学生经过双向选择在学校推荐的单位顶岗实习就业,从而获得满意的就业岗位。

四、校园活动及社团活动满意度

通过个别询问及班主任在班了解得知,学生对校园文化和各项活动满意度较高,达99.8%。我校历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定期更新学校宣传栏、张贴文明标语、更新电子显示屏、开设校园广播栏目、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营造了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氛围。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经典革命作品诵读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篮球赛、学生拔河比赛、秋季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暨校园艺术节、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锻炼能力的平台,也让他们增强了自信心,让校园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趣。此外,我校还开设了各种社团活动,如书法社团、校舞蹈队、声乐社团等,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在校体验的满意度。

五、生活满意度

通过班级干部座谈和资助中心对个别生活困难学生的座谈,我校学生对生活满意度较高,达到99.7%。我校生活困难的学生较多,为了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我校积极落实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相关政策,2020年秋季学期我校助学金申报人数为294人,申报资金为29.4万元;免学费申报人数为2225人,申报资金为295.5775 万元,国家奖学金申报人数为3人,申报资金为1.5万元。此外,我校还积极提供勤工俭学的校园岗位,为困难家庭的学子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六、校园安全满意度

通过个别了解和座谈得知,我校学生对校园安全生活满意度达99.9%。我校近年来没有发生学生安全事故、校园霸凌事件等,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工作,设立了安全领导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学校专门设立保卫科,安排学有专长、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此项工作,并雇请了多名专职保安进行巡视和值守。此外,安排了值周干部巡查、周末值班老师和在校通宵值班老师,确保24小时守护学生安全。在宿舍管理方面,除专门雇请宿管人员进行宿舍管理和安全隐患教育、常规排查外,学工处定期对学生宿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同时,我校定期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用电用火、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集中安全教育,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营造了一个平安和谐温馨的校园。

七、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通过专题走访和电话联系,我校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达到99.9%。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在疫情期间,许多校友为学校捐资捐物,关怀学校发展和建设,并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二是许多毕业生推荐亲友到我校就读,体现了对我校的信任和满意;三是一些从事相关专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主动为毕业学弟学妹提供工作岗位。

2.3资助情况

2.3资助情况:

为了加强学校对学生助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 根据国家省厅的相关文件要求,学校领导对校资助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明确了具体的职责分工,并建立了资助管理工作流程。

学工处要求班主任对资助政策进行宣传解读,以便符合资助的所有在校在籍学生都能够了解到国家对中职生资助政策以及申报流程。

宣传完后,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组织学生填写免学费申请表和助学金申请表,通过班级和班主任评审后再交由校资助中心进行复审。复审通过后,我校资助中心对符合政策的学生在校园内资助专栏内进行名单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校资助中心在全国系统进行系统数据上报审核,最后由省资助中心审批。审核通过的学生进行办理学生资助卡,为顺利完成了所有学生的助学金发放工作。

2020年秋季学期我校顺利完成了所有学生的助学金和免学费申报工作,国系统学生资助人数与实际情况相符,在校生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都全部纳入了免学费和助学金享受范围,每个享受资助的学生都及时得到了相应的补助,特别对建档立卡户学生资助金到位做了二次核实,坚决做到了不漏掉一个人,新生资助档案材料也进行了归档整理存入专柜。

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免学费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2020年秋季学期助学金申报人数为294人,申报资金为29.4万元;免学费申报人数为2225人,申报资金为295.5775 万元,国家奖学金申报人数为3人,申报资金为1.5万元。

2.4就业质量

2.4就业质量

一、 就业总体情况

1、就业人数和就业率

2020年我校毕业生总人数为784人,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633人,占毕业学生比例80.7﹪。比上一年升学人数增加了近27%。就业学生数151人,就业151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学数149人,对口就业率为98.7﹪。在就业学生中,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学生人数为135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17.2℅。

2、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

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784,占毕业学生数的100﹪。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1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72.8﹪,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1,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27.2﹪.就业渠道情况:通过学校推荐顶岗实习单位并在实习单位接受就业的学生数为121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80﹪,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3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20﹪。

3、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划分的19个专业类别标准,我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专业:

加工制造类:毕业生数151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120人,直接就业人数31,对口就业人数31人,对口就业率100℅

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数227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为204人,直接就业数20人,对口就业人数20人,对口就业率85℅。

土木水利类:毕业生数129,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为108人,直接就业数21人,对口就业人数为21,对口就业率100℅。

财经商贸类:毕业生数121,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为81人,直接就业数40人,对口就业人数为40人,对口就业率100℅。

旅游服务类:毕业生数28,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为18人,直接就业数10人,对口就业人数为10人,对口就业率100℅

文化艺术类:毕业生数128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为101人,直接就业数27人,对口就人数为27人,对口就业率100℅。

专业

毕业生数(人)

就业人数

专业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初次就业起薪

升学人数

升学率(%

上一年毕业生数(人)

上一年毕业生升学人数

上一年毕业生升学率(%

服装设计与工艺

39

13

33.3%

100%

3000

26

66.7%

30

7

23.3%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28

10

35.7%

100%

2700

18

64.3%

40

16

40.0%

会计电算化

121

40

33.1%

80%

3100

81

66.9%

77

25

32.5%

计算机平面设计

89

14

15.7%

100%

2800

75

84.3%

47

24

51.1%

计算机网络技术

184

19

10.3%

85%

2600

165

89.7%

137

126

92.0%

计算机应用

43

4

9.3%

85%

上一条:吉安实验高级技工学校国家免学费管理实施办法
下一条:江西中大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吉安分公司关于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小卖部经营权承包项目(项目编号:JXZD-ZXCG-202048)比选成交结果公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