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校园欺凌,为成长护航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的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而成为受凌虐学生,导致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形。
二、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
(1)关系霸凌常见,但容易被忽视
通常是通过说服同伴排挤某人,使弱势同伴被排拒在团体之外,或借此切断他们的社会连结,让他们觉得被排挤。这一类型的霸凌往往牵涉到言语的霸凌,常会牵涉散播不实的谣言,或是排挤、离间小团体的成员。伴随而来的人际疏离感,经常让受害者觉得无助、沮丧。
(2)言语霸凌肉眼看不到伤口,心理伤害大
言语霸凌亦相当常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伤害对方。其中包括取绰号、用言语刺伤、嘲笑弱势同伴、恐吓威胁等。这种方式很容易使人心理受伤,既快又刺中要害,虽然肉眼看不到伤口,但它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时比身体上的攻击来得更严重。而且言语上的欺负与嘲笑很可能是肢体霸凌的前奏曲。
(3)肢体霸凌最令孩子恐惧
这是所有霸凌中最容易辨认的一种型态,它有着相当具体的行为表现。通常也会在受害者身上留下明显的伤痕,包括踢打弱势同伴、抢夺他们的东西等。另外,霸凌者通常是全校都认识的学生,他们对别人霸凌的行为也会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而变本加厉。
(4)网络霸凌速度快、管道多、杀伤力大
随着网络世界的发展,另一种新兴的霸凌方式-网络霸凌(cyber bully)也开始出现;孩子身处信息爆炸的环境,能以快速、多元且便利的管道来交友、聊天、玩游戏。而在网络的世界里,由于隐匿性高、传播范围无边届,孩子很容易成为网络世界的霸凌者。孩子使用网络散布谣言、留下辱骂或嘲笑的字眼等。倘若孩子经常从事这些行为,就是网络世界的霸凌者。
三、校园欺凌的应对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可能遭遇了校园欺凌:
四、校园欺凌的预防
(1)教育孩子: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2)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尽量少饮酒、不饮酒,不参与赌博。更不能带孩子到不良等娱乐场所,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
要防止孩子夜不归宿、饮酒、携带匕首、弹簧刀、藏刀等。
(4)正确引导孩子
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并认真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谢谢你把这些告诉我。”及时与校方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 。
五、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1)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2)及时报告,依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
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六、家校共筑防线,防治校园欺凌
家长朋友,我们共有一个关心、爱护的对象——您的孩子。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有爱的校园环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