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交流活动纪实
深耕课堂,探索创新之道;匠心独具,引领教育新篇章。5月13日,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活动周精彩纷呈,迎来了以“智慧教学”为主题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享日。本次活动围绕“智慧教学:案例分享,开启教育创新之路”的主题展开,集聚了语文、思政、数控、英语四大专业的骨干教师,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职业教育课堂的变革与活力。现场吸引了200多位教师参与观摩,共同见证了这场激发教学创新思维的风暴。

新意·新课·新征程:语文课堂的文化破圈
刘欢老师秉承“新意·新课·新征程”的教学理念,大胆革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展示中,刘欢老师巧妙地将地图作为教学的经线,以意图为纬线,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架构。他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经典文言文篇目,借助地图的辅助,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现代语言。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直观地领略到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更深刻地感受到文言文的文学韵味。此外,刘欢老师特别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在课程中,他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更让他们体会到历史人物的家国之情。通过情感的共鸣,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同时激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刘欢老师坚信,经典文学作品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和解读。他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学与现代生活相碰撞,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意义。
最后,刘欢老师以一句哲理深刻的箴言——“披星戴月走过的路,终将会繁花满地”,激励广大教育同仁。这句话不仅彰显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也传递出一种信念: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无论路途多么崎岖,最终都将收获成功的喜悦与成果。

德技并修:思政课的职场预演
青年思政教师张文颖致力于《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探索,她以亲身参与的某场比赛为例,慷慨分享了自身的经历。张老师指出,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投身于各类竞赛是促进个人成长的关键路径。竞赛不仅是对个人技能的考验,更是助力快速成长的舞台,它能有效挖掘教师的潜能,点燃创新思维,显著提高专业水平。
张老师还讲述了她在竞赛中的实战经验,包括如何精心准备参赛材料,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镇定,以及如何汲取评委意见中的精华。她激励年轻教师们勇于面对挑战,不畏失败,因为每一场竞赛都是难得的学习机遇,即便未能如愿取得满意的成绩,也能从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未来的教育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守正创新:专业课堂的数字化革命
数控专业教师王新华,针对2024年度教学设计与演示省赛与国赛参赛经历,以“守正出新,课堂变革”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经验交流与分享。王老师采用“一个核心,两个要点,三个创新路径”的结构,对竞赛内容与作品标准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一个核心”是指紧密围绕竞赛规程对作品内容的规定,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王老师参照竞赛规程,回顾了自己的参赛作品,分析了其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
“两个要点”首先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活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并在学习成效中得到体现。其次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恰到好处,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难点,而非仅为使用而使用。
“三个创新路径”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创新,实现内在驱动与沉浸式融合;教学手段、评价体系及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以及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

职业英语:实现课堂与职场的完美衔接
英语教师刘为钲以其实力和魅力,向大家再现了他在全国教学设计与演示比赛上的风采。刘老师以一口纯正的英语,详尽地解析了他的教学构思,从课程目标的精准定位到教学活动的周密安排,每一细节都彰显了他对英语教学的深刻把握和独到的教学理念。
刘为钲老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推陈出新,强调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非单一的理论传授。他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性极强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对话等,让学生在仿真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应用英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语言交际技巧。刘老师不仅展现了坚实的专业教学素养,更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述,将复杂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教学实践。他教学的魅力与实力,令现场每一位教师都为之折服。
刘为钲老师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教育实力,也为同行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典范。他的成功案例激励着众多教师勇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追求更高的教育境界。

智慧火花激情碰撞,创新浪潮翻涌向前。本次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的呈现,不仅凸显了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团队追求“创新突破”的精神特质,更标志着职业教育课堂改革迈出了新的里程碑。此处,每一间教室犹如产教融合的典范缩影,每一堂课都在为塑造“大国工匠”的坚实基石而倾注心力。整场讲座融汇理论与实践,严谨中不失幽默风趣,教师们受益匪浅,成效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