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安 市 中 等 专 业 学 校
建筑装饰专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2023年9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建筑装饰(04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
所属专业类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土木水利大类 |
建筑设计类 |
装修建筑装饰、业建筑他和其它 |
装饰装修工 |
装饰装修设计、施工 |
设计员、施工员、资料员、1+x建筑工程识图等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掌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工程概预算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建筑及装饰设计单位、房地产或装饰工程监理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知识和能力:
1.职业素养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3)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6)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
(7)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8)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9)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
(10)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1)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与能力
(1)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图识图与制图知识;
(2)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
(3)掌握计算机及外语相关知识;
(4)掌握施工图识读的基础知识;
(5)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知识;
(6)掌握计算机绘图知识;
(7)掌握一般典型空间设计原理知识;
(8)掌握装饰工程概预算知识。
(9)具备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10)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1)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
(12)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13)具备中小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预决算能力;
(14)具备建筑装饰效果图绘制的能力;
(15)具备建筑装饰材料采购、验收和管理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200 |
2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200 |
3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200 |
4 |
体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200 |
5 |
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40 |
6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40 |
7 |
公共艺术 |
|
100 |
8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理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40 |
9 |
心理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40 |
10 |
计算机基础 |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熟悉操作系统;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具备在计算机的单机和网络操作环境中使用的能力,并对计算机安全维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80 |
11 |
就业指导 |
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认清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状况和就业形势,调整择业心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掌握职业信息,成功就业 |
40 |
12 |
劳动教育 |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
100 |
(二)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建筑装饰创意与设计基础 |
了解建筑装饰艺术与技术,初步掌握装饰设计表达技法和简单房间的装饰设计要领、方法与步骤,能正确表达、表现设计意图 |
80 |
2 |
«建筑CAD |
掌握计算机绘图基本技能,能灵活运用CAD软件绘制建筑装饰方案图和施工图,会整理、输出绘图文件,初步达到绘图质量和绘图速度的要求 |
120 |
3 |
«建筑美术 |
初步掌握表现形体结构、透视规律和光色变化规律、质感等方面的静物素描技法,初步具有运用素描工具和材料的能力,具有设计构图的表达能力和造型能力;理解色彩表现知识,初步掌握色彩表现技法,具有色彩感觉与运用色彩塑造物象的能力 |
120 |
4 |
建筑装饰施工图测绘 |
能运用测绘仪器和制图工具绘制出装饰施工图,包括平面图、天花图、立面图、装饰详图、材质符号图例、灯具符号图例等 |
120 |
5 |
建筑装饰效果图制作 |
了解室内设计中四个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施工图、模型与材质、灯光与渲染、后期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能够完成家装、小型公共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中计算机效果图的绘制 |
120 |
6 |
«建筑工程识图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20 |
7 |
建筑装饰设计 |
掌握居住空间及小型公共空间室内装饰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设计思维习惯,会查阅、收集资料;通过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方案图、室内外效果图的绘制,掌握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方法、步骤及设计要领,会正确表达、表现设计意图。 |
120 |
8 |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 |
知道手绘效果图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表现图的表现技法,初步掌握手绘图的渲染方法;会表现不同室内外材质与陈设;能运用钢笔、马克笔、彩色铅笔、水彩等工具绘制效果图,具有一定的设计效果图表现能力。 |
120 |
9 |
«建筑装饰施工图识读 |
理解常用装饰构造,初步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能熟练识读与绘制家居和小型公共建筑室内装饰平面图、顶棚图、(剖)立面图和常用装饰构造详图等施工图,图样绘制符合制图规范。 |
120 |
10 |
«建筑装饰材料 |
能识别建筑常用材料,了解常用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规格与性能特点;能识别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体系和常用构造,能在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或施工中执行建筑结构的维护措施;了解常用装饰材料与制品的规格、性能特点、适用范围、质量标准和保管方法,能感知装饰材料的装饰效果,能根据设计要求选用装饰材料及制品。 |
120 |
11 |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
能正确理解各分项工程项目预算定额划分依据及适用范围,能套用装饰工程预算定额,能准确地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子目)名称;能依据装饰工程施工图等设计文件计算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工程直接费用和装饰工程施工费用。 |
120 |
12 |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
能熟练识读装饰施工图与构造详图;能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编制分项工程施工作业面计划书,会应用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组织子分部工程施工作业;会填写分项工程作业面有关技术文件。 |
120 |
13 |
装饰装修施工工艺 |
掌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主要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知识和技能;会选用、操作与维护建筑装饰工种常用的施工机具;会操作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常用的测量仪器与工具。 |
120 |
14 |
建筑水暖设备安装 |
能识别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常用管材、附件和设备,能准确识读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图、平面图和大样图;能准确识读建筑卫生器具设备安装详图,会安装常用设备;能识别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常用管道、附件和设备,能识读建筑室内采暖施工图,能配合建筑设备安装施工。 |
120 |
15 |
装饰工程质量检测 |
会查阅工程技术文件,熟悉装饰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规范;会运用检测仪器和工具对装饰装修工程进行批质量检验及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检测与检验;会填写子分部分项装饰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的相关技术文件,能协助收集、整理、保管、归档和移交有关质量检测与验收等工程信息资料。 |
120 |
备注:«为专业核心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
基础课
|
数学 |
200 |
2 |
2 |
2 |
2 |
2 |
|
考试 |
英语 |
200 |
2 |
2 |
2 |
2 |
2 |
|
考试 |
语文 |
200 |
2 |
2 |
2 |
2 |
2 |
|
考试 |
体育 |
200 |
2 |
2 |
2 |
2 |
2 |
|
考查 |
职业生涯规划 |
40 |
|
2 |
|
|
|
|
考查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40 |
2 |
|
|
|
|
|
考试 |
公共艺术 |
100 |
1 |
1 |
1 |
1 |
1 |
|
考查 |
哲学与人生 |
40 |
|
|
2 |
|
|
|
考试 |
心理健康 |
40 |
|
|
|
2 |
|
|
考查 |
计算机基础 |
80 |
4 |
|
|
|
|
|
考试 |
就业指导 |
40 |
|
|
|
|
2 |
|
考查 |
劳动教育 |
100 |
1 |
1 |
1 |
1 |
1 |
|
考查 |
小计 |
1280 |
16 |
12 |
12 |
12 |
12 |
|
|
专业
(技能)课
|
« 建筑装饰创意与设计基础 |
40 |
2 |
|
|
|
|
习 |
考试 |
«建筑CAD |
120 |
6 |
|
|
|
|
|
考试 |
«建筑美术 |
120 |
6 |
|
|
|
|
|
考试 |
建筑装饰施工图测绘 |
120 |
|
6 |
|
|
|
|
考试 |
建筑装饰效果图制作 |
120 |
|
6 |
|
|
|
|
考试 |
«建筑工程识图 |
120 |
|
6 |
|
|
|
|
考试 |
建筑装饰设计 |
120 |
|
|
6 |
|
|
|
考查 |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 |
120 |
|
|
6 |
|
|
|
考查 |
«建筑装饰施工图识读 |
120 |
|
|
6 |
|
|
|
考试 |
«建筑装饰材料 |
120 |
|
|
|
6 |
|
|
考试 |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
120 |
|
|
|
6 |
|
|
考试 |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
120 |
|
|
|
6 |
|
|
考试 |
装饰装修施工工艺 |
120 |
|
|
|
|
6 |
|
考试 |
建筑水暖设备安装 |
120 |
|
|
|
|
6 |
|
考试 |
装饰工程质量检测 |
120 |
|
|
|
|
6 |
|
考试 |
小计 |
1720 |
14 |
18 |
18 |
18 |
18 |
|
|
顶岗实习 |
600 |
|
|
|
|
|
|
|
注: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为6个月,学校将结合专业实际需求及学校资源情况安排在第五或第六个学期进行。具体考核内容由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内容,其考核组成部分及成绩比例见表1。考核的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表1 顶岗实习考核内容及成绩比例
序号 |
考核内容 |
组成部分及分值比例 |
占总成绩比例 |
1 |
过程性考核 |
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
70% |
40% |
学校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
30% |
2 |
终结性考核 |
实习手册 |
50% |
60% |
实习总结 |
20% |
实习鉴定 |
30% |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实验(实训)内容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台/套)
|
|
1 |
建筑装饰专业机房 |
装饰装修施工工艺 |
多媒体现场教学设施设备 |
2 |
|
建筑装饰施工仿真实训系统 |
1 |
|
装饰效果图制作 |
效果图制作专用软件 |
100 |
|
建筑CAD绘图 |
CAD绘图专用软件 |
100 |
|
2 |
建筑装饰制图实训室 |
装饰设计基础制图 |
多媒体现场教学设施设备 |
1 |
|
绘图桌 |
50 |
|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 |
绘图板 |
100 |
|
拷贝台 |
100 |
|
3 |
工种工艺操作综合实训室 |
裱糊 |
裱糊实训工作台 |
2 |
镶贴 |
镶贴实训工作台 |
2 |
轻钢龙骨石膏板施工 |
轻钢龙骨石膏板实训工作台 |
2 |
|
|
|
|
|
|
|
(三)教学资源
由专业带头人召集专业教师,以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划的原则,对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选用、每门课程开发独立完整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配套PPT、案例素材、视频等资源。每门课程均设计测试练习题,测试练习题覆盖到各知识点。
开发与专业方向和行业岗位要求的教材,教材配备教学资源包,包含课件PPT、教案、教学视频、案例等内容,作为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所有课程按照图书馆配套教学辅导材料供学生借阅学习,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着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注重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应对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工作职责和职业能力的要求,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融合对应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考核要求。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五)学习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六)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可实行工学交替等弹性学制。要合理调配专业教师、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考试科目均合格后,参加顶岗实习并获得实习合格证书方可毕业。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十、附录
无